群众在哪里,政务服务就覆盖到哪里。浙江杭州江干区推出的智能咨询服务,让百姓动动手指便坐享服务,正反映了从“网上政务”到“掌上政务”的新变化。(8月21日人民日报)
为了“只跑一次”“零跑腿”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,但是,仅靠线下的力量,显得杯水车薪。毕竟人民群众需要办理的具体事项种类繁多,所需要的资料、所需走的程序不一,如果想让一个窗口,一次性办结,除非办事人备齐所有资料,熟知所有流程,否则根本不可能。
要想提高需要办理的具体事项的知晓率,单靠经办人现场解说,或者设立现场标识无法做到细致全面,而利用“掌上”设备传播信息的全面性、快捷性、及时性就可以让信息宣传服务到位到家。浙江杭州江干区推出的智能咨询服务,让百姓动动手指便坐享服务,对于群众需要知晓的怎么做发票核定,养犬证如何办理等问题,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号“江干审管”,向内嵌的智能客服提问,就能迅速得到全面回答。
群众通过“掌上政务”清楚了解了待办事项所需的资料以及程序,就能够在办理之前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准备。一切准备齐全,再到办事窗口进行办理,实现“一次性”成功,让“只跑一次”成为可能。如果“掌上政务”能够日趋完善,管理方式日趋进步,对于一些简单事项,完全可以施行网上登记注册办理,实现“零跑腿”。
“让群众少跑腿,让信息多跑路”,在方便群众的同时,政府也获得了满意度的增加。当前手机网民数量超过7.2亿,充分利用庞大的手机用户群,开通“掌上政务”,提高政务服务质量,离不开干部服务意识的增加。“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”是因为经办人不理解办事人的焦虑,办事人不理解经办人的忙碌,由于时间、空间的限制使两者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。
“网信事业要发展,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”“政务服务”上网,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时间、空间带来的阻隔。办事人了解信息的渠道多了,经办人的压力就小了;办成事的概率大了,办事人脾气就减了,经办人的锐气也减了,二者共同努力提高了办事人的获得感。(胡臣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