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市积极搭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,但碰到一个棘手问题:由于不少部门都有国家级、省级专网,而市级平台很难实现与这些专网对接,导致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共享。有时工作人员还需同时登录几个系统重复录入信息,平添了许多不便。(7月24日《人民日报》)
近年来,随着“互联网+服务”的普及,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功能越来越强大,对政务部门而言,可以起到实现规范权力运行,强化权力监督,宣传国家法规政策,简化审批,便民办事等作用。对老百姓而言,有利于更加快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,降低办事成本和提高办事效率。
然而,少数部门因为行业特殊,往往都有自己的“专网”,而且甚至是国家级、省级专网,市级平台很难实现与这些专网对接,导致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共享,反而平添许多不便。
都是服务平台,为什么优质服务只落到“膝盖”,不接地气,成了“超短裙”?表面看是违背了互联网“互联、互通”的原则,实际上则是服务不切实际。
现实中,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实施为民服务过程中,“纸上谈兵,坐而论道”,不认真调查研究,不了解掌握服务实际情况,制定计划不接地气,服务措施全凭“想当然”,办法全靠“拍脑袋”,最后钱花了、人去了,服务却挂在了“膝盖”上,没落到实处,只是服务口号喊得响亮,样子做得漂亮,虽然中听又中看,就是不中用。
为人民服务,就是要拒绝花架子,少点花拳绣腿,多点实用的东西。一方面,服务意识要到位,服务计划要适宜。在制定计划时,要坚决杜绝单位和部门自己关起门来搞“闭门造车”,规划切不可成为乱画,只凭“想当然”的拍脑袋。相关单位、部门不妨静下心来,认真研究,找出“互联互通”的好办法。
另一方面,好服务需要“问需于民”。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什么是“全心全意”?投入全部精力,一点没有保留。这就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,制定规章制度、规划、工作计划、具体工作等都必须以人民为中心。以人民为中心,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过人民这个圆心,以服务到位到家为标准,这样才能真正做到“互联互通”。
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身就是一张“网”,包罗万象,却又万变不离其宗,唯有“实用”才是最好的服务。总之,好服务别成挂在膝盖上的“超短裙”,只是看起来很美。(辜良超)